欢迎光临贵州法制网!

今天是 2025年04月20日 星期天

关注社会热点

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娱乐

《两岸家书》第六集 | 情深义重是为家


“常大哥,回家了,回家了。”

“我把你交给你的女儿,我们再见,再见。”

2023年,89岁的高秉涵老人可能是最后一次执行送骨灰的任务了,32年来,他往返于海峡两岸,把近200位台湾老兵的骨灰抱回了故土。

大家都称他为——两岸的“灵魂摆渡人”



这一生不吃石榴

1948年,山东菏泽,年仅13岁的高秉涵没有想到,只因低头多吃了一口石榴,他竟错过了今生望向母亲的最后一眼。


那年,战火纷飞,家乡实在没了出路,母亲忍痛把他送上南下躲避战火的马车。正是石榴成熟的季节,少年高秉涵光顾着低头啃石榴,马车倏然转弯,再抬头时,母亲的身影早已消失不见。

后来,在人潮裹挟之中,高秉涵孤身来到台湾,流浪、乞讨、求学、从军,最后成为一名律师。他努力想让母亲看看,当年稚嫩的“小春生”(高秉涵小名)如今长成了顶天立地的男子汉,怎奈当年的海峡是越不过的天堑。

“从那时起,我这一生就从来不吃石榴”。


1979年,去西班牙开会的高秉涵鼓起勇气从欧洲寄出家书,经由美国辗转大半个地球才送达大陆。然而,遗憾的是,他的母亲已经于前一年过世了。

只道此去经年,谁料竟是永别。




如果菏泽在厦门

1963年,高秉涵在金门担任军法官,受命经手一件阵前逃亡案。


犯案的士兵是厦门人,逃走的理由很直白——不是贪生,也不是怕死,他只想游泳回老家,回去给生病的母亲送药,怎料海流将他冲回到金门。

身为军法官,高秉涵必须判他死刑;身为人子,“小春生”要送他最后一程。一瓶高粱酒,几样卤菜,两个孝子相顾无言。那晚,军营中的那一声枪响,从此成了高秉涵萦绕一生的心结。


“如果菏泽是在厦门的话,可能我比他逃得还早。”

生时无法让他们回到家乡,死后也要送他们魂归故里,此后持续32年的“灵魂摆渡”,某种意义上,也是高秉涵在偿还自己心中的这份亏负。




我送你们回家

安葬老兵的公墓多在半山腰,路远难行,高秉涵和妻子常常要靠当地老乡带路才能找到,然后一坛一坛抱下山。


因为办理领取的骨灰很多,领到时间又长短不一,于是经常就需要先集中放在家里。三五坛、七八坛,甚至十坛,对于孩子们来说,尽管知道这些叔叔伯伯们只是在等待回家的、爸爸的好朋友,但心里总还是难免“毛毛的,就不太愿意同学来家里”。


高秉涵就这样一趟又一趟往返于大陆和台湾,送这些老友回家。这里面有苦等恋人肖娟娟的桑顺良,有思念妻儿的常大哥,还有更多我们不知道名字的老兵,他把他们一一交到恋人、儿女的手中,完成跨越阴阳的重逢。


2023年,高秉涵送完老兵的骨灰,离开家乡之前,特地来到了母亲的坟前,焚香祭拜。


六集人文纪录片

《两岸家书》第六集

情深义重是为家

来源:解读中国、东南卫视、海博TV
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贵州法制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我要收藏
0个赞
转发到:
推荐阅读
  • 莱昂纳多・迪卡普里奥依旧是当代最受欢迎的演员之一。然而,他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推出真正大获成功的作品了。《花月杀手》收获了不错的影评,但并没有引发全民热议。另一方面,《不要抬头》遭到了影评人的差评,这对小李子(莱昂纳多昵称)的电影来说实属罕见[全文]
    2025-04-03 03:15
  • “When in doubt, don’t.——怀疑时,别停下。”这句刻在鲁豫新书扉页的话,像一把钥匙,解开了她人生中所有看似矛盾的谜题:为何一个自诩“社交恐惧”的人,能采访上万名嘉宾?为何被贴上“尬聊”标签的主持人,却在28年后成了行业标[全文]
    2025-04-03 03:12
  • 从 20 世纪 20 年代《佐罗的面具》《三个火枪手》的无声剑斗时代,到近年的前沿大作《阿凡达》系列,动作片一直极具吸引力,为观众提供了绝佳的逃避现实的方式。不过,本文要说的并非那些常见的动作片。这些影片以强烈的情感冲击、粗粝的美学风格、道[全文]
    2025-04-02 11:10
  • 文案|一纸枕书编辑|酒酱紫元宵佳节,往往少不了晚会相伴。今年各大卫视都各出奇招,奔着收视率使劲儿。比如湖南台的元宵喜乐会邀请到陈丽君、周深、小沈阳夫妻等多位明星加盟,主持人依旧是何炅坐镇,稳稳的,很安心。而江苏卫视也不甘示弱,鞠婧祎、陈卓璇[全文]
    2025-03-20 02:20
腾讯云秒杀
阿里云服务器

Copyright 2003-2025 by 贵州法制网 gzf.tjxsju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

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|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。